临西县植树造林打造“绿美临西”
今年春季,临西县围绕“绿美临西”建设目标,全县安排造林绿化13000亩,植树75万株,将使全县城镇、廊道、村庄、大运河西岸等重点区域绿化水平显著提升,林果产业显著壮大,生态环境显著改善,实现绿量更饱、气质更佳、颜值更靓。
入手早、责任明。临西县林业局春节前就动手调研,细致谋划节后春季造林工程,对廊道绿化、河渠绿化逐段勘查,深入了解群众意愿,及时制订出台了造林绿化实施方案。节后上班第二天,临西县委召开“三深化三提升”动员部署会议上,县委书记王海军和县长孟宪鹏都着重安排部署了春季植树造林工作,明确造林绿化实行“一把手”负责制。要求要多种树,增绿量,卡责任,明奖惩,要加大政府投入,保障造林任务完成,实现城乡绿、城乡美。
机制活、措施实。首先,明确政府投入为主体,对新造林进行奖补。2019年春季新造林给予苗木补贴200元/亩,土地补贴为每亩每年600元,连补5年(经济林补贴3年),补贴起点标准为每块造林面积不少于20亩;对村庄绿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,按植树折合面积计算,每亩奖励100元;对杂交构树和特色经济林纳入产业扶贫补助。其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,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。积极引导林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、家庭林场、农民林业合作社流转,培育新型林业生产经营组织,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,鼓励推行大户、联户、股份合作制造林。已经落实的尖冢镇侯寨千亩示范片林采取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的形式,老官寨镇樊庄千亩示范片林采取“家庭农场+基地+农户”的形式,吕寨镇王铎寺郊野森林公园采取的是专业大户造林。
起点高、有特色。植树造林不只要生态有绿量,也要有效益。一方面,高标准推进廊道绿化、河渠绿化、城区绿化、乡村道路绿化、村庄绿化美化、千亩示范片林和郊野森林公园等造林绿化工程,以林业生态建设带动环境质量提升、城市功能完善、绿色经济发展。另一方面,坚持增绿与增收相结合,打造林业特色产业。该县与中国农大、中商集团中诚草业有限公司、临西华楮生物科技有限有限公司开展县校企科技合作,打造高效益构树富民扶贫饲料林;与国家林草局杜仲工程研究中心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邢台红满天家庭农场开展县校研协作,建立杜仲循环产业示范基地,种植杜仲循环产业林,实现林业特色产业发展,推进造林绿化高校深入开展。